

痔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https://www.youlai.cn/baike/disease/5uwUwedp16.html#3&35
- 發布時間:2021-04-29 10:22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痔是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、移位,以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,出現墜脹、疼痛、出血或嵌頓等臨床表現。痔的中文含義為肛門、肛管及直腸下端的突起。
痔
【概要描述】痔是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、移位,以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,出現墜脹、疼痛、出血或嵌頓等臨床表現。痔的中文含義為肛門、肛管及直腸下端的突起。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https://www.youlai.cn/baike/disease/5uwUwedp16.html#3&35
- 發布時間:2021-04-29 10:22
- 訪問量:
痔
概述
痔是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、移位,以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,出現墜脹、疼痛、出血或嵌頓等臨床表現。痔的中文含義為肛門、肛管及直腸下端的突起。
疾病分類
臨床上按痔的發生部位的不同,將痔分為內痔、外痔及混合痔三種。
內痔
臨床上最為多見,肛墊的支持結構、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性改變或移位為內痔,位于齒狀線上方,表面為直腸黏膜所覆蓋。
外痔
齒狀線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為外痔,位于齒狀線下方,表面為肛管皮膚的覆蓋。按性質將外痔分為結締組織性、靜脈曲張性、血栓性、炎性外痔四種類型,其中以血栓性外痔最常見。
混合痔
內痔通過豐富的靜脈叢吻合支和相應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為混合痔,位于齒狀線上下,表面為直腸黏膜和肛管皮膚所覆蓋。內痔發展到第Ⅲ期以上時多形成混合痔,混合痔按發病數目分為單發性、多發性和環狀混合痔,混合痔逐步加重,繞肛門一周而融合在一起,呈梅花狀,稱環狀混合痔。
病因
痔發生的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,但主要與遺傳、飲食生活習慣、便秘、飲酒、久坐、久蹲、懷孕以及一些疾病因素有關,主要有肛墊下移學說和靜脈曲張學說。
主要病因
體位因素
痔的發生與人類的直立體位有明顯的關聯,因為未發現四肢行走的動物有痔病發生。
解剖因素
肛門直腸位于人體下部,其血管網因重力作用,影響了肛門直腸的血液回流,且痔靜脈無瓣膜,故易發生曲張。
感染因素
痔靜脈叢的血管內膜炎和靜脈周圍炎可導致部分血管壁纖維化、脆性增加、變薄,使局部靜脈曲張。
排便因素
糞便不易排空,對直腸下段、肛管部產生較大壓力,使血管受壓、排便次數過多或時間太長、腹壓增加,使肛門直腸靜脈回流障礙。
飲食因素
過度飲酒,食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可使直腸下部及肛墊充血、水腫、出血。
遺傳因素
痔的發病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,父母患有痔,子女發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。
職業因素
久蹲、久坐等職業,如司機、電焊工等發病率較高。
其他因素
婦女妊娠、分娩時腹壓增加,直接影響肛門、直腸靜脈血液回流,使靜脈曲張,是女性痔發生和加重的重要因素。
流行病學
痔在國內外的發病率均高,任何年齡都可發病,男性略多于女性,并隨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高。
好發人群
經常站立或坐著工作的人群
如售貨員、站崗警衛、辦公室人員,因為直腸上靜脈叢屬門靜脈系統,無靜脈瓣,經常站立或坐著工作時靜脈回流困難,造成血液淤滯,易致靜脈擴張。
各種導致腹腔內壓力增高的人群
經常便秘、妊娠、前列腺肥大、腹水及盆腔內巨大腫瘤等造成腹壓增高,阻礙了直腸靜脈血液的回流,易發生痔。
患有直腸和肛管的慢性炎癥的人群
炎癥使靜脈壁組織纖維化,失去彈性,引起回流障礙和靜脈擴張,形成痔。
患有門靜脈高壓的人群
肝硬化導致門靜脈高壓,影響上下痔靜脈血液的回流。
癥狀
痔主要分內痔、外痔和混合痔,其臨床表現各有特點,內痔主要為便血及脫出。外痔主要為腫痛、瘙癢、異物感等,而混合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臨床表現。
典型癥狀
內痔
便血
·內痔以出血色鮮紅為其特點,便血是內痔最早出現的癥狀,也是患者就醫的原因。
·Ⅰ期內痔最早的癥狀是便血,但出血較少;Ⅱ期內痔便血最為常見;Ⅲ期內痔便血少有發生。
·便血的特點是間歇性發作,無疼痛。便血量多少不定,輕者排糞時帶有少量血液,或糞便表面附有血絲或血條、手紙染血、滴鮮血。重者排糞時噴射狀出血,或無排糞動作,血液自肛門溢出,反復大量便血可引起繼發性貧血。
脫出
脫出常見于Ⅱ、Ⅲ期內痔,Ⅱ期內痔排便時痔核脫出,便后能自行回納。Ⅲ期內痔經常脫出,脫出后不能自行回納,必須手托復位,或者側臥片刻、熱水坐浴后用手幫助回納。有的患者內痔脫出后回納困難,痔核水腫增大,形成內痔脫垂嵌頓,造成功能障礙,嚴重者脫垂的內痔可能出現嵌頓、絞窄、壞死。
疼痛
Ⅰ期內痔一般無疼痛感覺,或僅有肛內不適。Ⅱ期內痔因軟組織慢性無菌炎灶區,產生的化學介質組織胺、5‐羥色胺、激肽類和前列腺素等有較強的致痛作用,因此該期疼痛較常見,疼痛程度不一。臨床多表現為肛內不適或肛門內墜脹、便意頻。若內痔脫垂嵌頓形成,肛門可有火灼樣劇烈疼痛。因為疼痛刺激,肛門括約肌發生痙攣,可反射性的引起排尿困難,導致功能障礙。
黏液外溢和瘙癢
黏液外溢和瘙癢常見于Ⅱ、Ⅲ期內痔。因Ⅱ、Ⅲ期內痔血管壁通透性增高、血管內流體靜壓升高和組織滲透壓升高,可促進液體從血管內滲出。再者痔脫出后表面黏膜受到摩擦和刺激,均導致了滲出液增多,溢出肛門外,致肛門潮濕并浸漬刺激肛周皮膚,而發生瘙癢和濕疹。尤其是Ⅲ期內痔脫出后滲出液更多,污染內褲,給患者帶來憂慮和麻煩。
外痔
血栓性外痔
患者自述肛門旁有一腫塊,肛門不適、墜脹、疼痛,活動或排糞時疼痛加劇。
炎性外痔
患者自述肛門墜脹灼痛,或伴有潮濕、瘙癢、活動受限,排糞時肛門疼痛加劇。
結締組織外痔
結締組織外痔小者多無自覺癥狀,較大的常有異物感。排糞后肛門擦不干凈,常有分泌物和糞便刺激肛門皮膚,導致瘙癢并污染內褲。
靜脈曲張性外痔
初期肛門有墜脹不適或異物感,平時肛門緣腫物顯露不明顯,只有在排糞時肛門皮下腫物明顯隆起脹大。中期即內源性化學介質釋放出血管外,參與炎性反應時期,這時肛門墜脹加重,并伴有疼痛,肛門緣周圍部分皮下腫物,在下蹲或排糞時顯露明顯。后期肛門周圍脫出腫物,觸之柔軟、不疼。
混合痔
混合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臨床表現,還可出現痔嵌頓或者絞窄。
并發癥
肛周濕疹
反復溢液造成肛門潮濕所致。
便秘
因出血而人為的控制排便,造成習慣性便秘。
就醫
痔的治療是以控制癥狀為主,沒有癥狀的痔不需要治療。所以當痔出現便血癥狀時,應及時就醫,明確便血原因。通過下蹲檢查、窺鏡檢查、指診檢查,來進一步了解病情。
就醫指征
有便血癥狀應及時就醫。
便血量大,造成患者貧血時立刻就醫。
急性嵌頓或絞窄應立刻就醫。
飲食
目前對于痔的針對性飲食為少攝入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和飲品,以免增加對局部的刺激,使病情反復。
飲食調理
忌辛辣食品:辛辣食品多食易生濕熱,濕熱下注與肛門可引發痔。
忌海鮮發物:帶魚、蝦、蟹等腥膻之品會助長濕熱,故應忌食。
保持大便通暢:防止便秘以及腹瀉,忌煙、酒,煙堿可導致循環障礙,酒精可刺激局部組織,導致局部靜脈曲張。
宜多食用含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的水果和新鮮蔬菜,多飲水,每天飲水量應達到2500ml以上。
護理
患者要保持肛門局部的衛生清潔,養成便后或者睡前溫水肛門坐浴的好習慣。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,特別是對于由于工作需要久坐的人,加強運動及提肛鍛煉,增強免疫力,提肛鍛煉是目前防止痔的推薦運動方法。
日常護理
便后或者睡前溫水清洗坐浴。
保持排便通暢,防止便秘,必要時使用通便藥物。
適當的運動,加強提肛鍛煉。
特殊注意事項
對于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,如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腦血管疾病,當排便困難時,勿用力憋氣,以免壓力過高,誘發基礎病發作。這時應及時告知醫生,遵醫囑采取措施。
預防
導致痔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平時需要根據各種形成原因去預防,包括改善自身的飲食、生活、排便習慣,以及進行運動鍛煉等。
早期篩查
患者出現便血、肛門局部腫痛癥狀應及時就醫,可自行觸摸或者觀察肛門是否有異常脫出物。
預防措施
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鍛煉,增強全身體質,并保持樂觀的情緒。
大便時不要看書,不要久蹲不起或過分用力,多吃蔬菜、水果,預防便秘。
避免久坐、久站、久行,積極治療心、肺、肝臟方面的疾病。
及時治療腸道和肛門周圍的炎癥,要避免大量飲酒、吃辣椒等,勤用溫水坐浴,注意勤換內褲。
做肛門保健操和自我按摩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